动物科学专业
090301 动物科学 Animal Science
一、专业简介
动物科学专业始建于1949年,依靠鲜明的地域特色与优势,现为国家特色专业、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、省一流本科专业、省特色高水平专业、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及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。现有教师27人,其中高级职称19人、中级8人,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、霍英东基金获得者2人、省高级专家1人、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、省拔尖创新人才5人、省高层次人才10人,省教学新秀1人。1990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,2007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,拥有东北寒区肉牛科技创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3个部级和黄牛产业学院等6个省级教学科研平台。专业与国内外高校建立了广泛的联系,定期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内外知名大学深造,培养了大量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质的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。
二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掌握动物科学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技能,接受与动物科学相关的调查、分析、评估、试验、设计和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基本训练,能在动物科学相关领域或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、推广与开发、经营与管理、教学与科研以及创新创业等工作,具有“知行合一、躬耕三农”的精神和跨文化素质的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。
动物科学专业学生毕业5 年左右的职业发展预期如下:
1.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、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、良好的职业道德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;
2.具备动物福利、环境保护、动物性食品安全等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;
3.具备熟练的现代动物生产基本理论与技能,并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畜牧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;
4.具备较强的经营管理畜牧企业、畜牧场设计、畜产品研发、畜产品营销等基本能力;
5.具有较强的组织与管理、团队沟通协作能力,具备一定的国际化视野;
6.具有良好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,并掌握一门外语,能查阅专业的外文文献,具备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。
三、毕业要求
要求本专业毕业生掌握动物遗传育种、动物繁殖、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、家畜环境卫生与牧场设计、动物生产与管理、畜产品安全评价等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;系统接受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方法、实验实习操作和创新创业等训练;以具备动物品种改良与保护、新型饲料产品开发与利用、科学饲养经营管理能力;培养独立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本素质,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行、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,能够胜任相关的教学、科研和生产管理工作。
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知识、能力和素质要求 :
毕业要求 |
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 |
1.知识要求 掌握工具性知识、人文社会科学知识、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专业知识。 |
1.1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和文字写作能力,能熟练运用外语进行交流和阅读,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。 |
1.2具有较高程度的政治学、文学、历史、哲学、伦理学、艺术学、美学、法学、心理学等方面的通识性知识。 |
|
1.3 具有扎实的数学、物理学、化学、生物学等基础理论知识。 |
|
1.4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创业基础,了解和掌握本专业产业发展状况、学科发展前沿和发展趋势。 |
|
2.能力要求 具有较强信息获取能力,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,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及安全生产意识。 |
2.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通过文献检索、资料查询、信息处理、科学研究等获取知识的能力。 |
2.2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、组织与管理、口语与文字表达能力、团队沟通与协作、实践劳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,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。 |
|
2.3具备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,具有动物保护意识、环境保护意识和优质高效安全的生产意识。 |
|
3.素质要求(应按照国标写,不能改动) 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,具备良好的思想、文化、专业和身心素质。 |
3.1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,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,有正确的三观,学农、爱农,立志服务乡村振兴战略。 |
3.2 有较强的事业心、责任感、献身和拼搏精神,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、尊重不同文化,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化视野。 |
|
3.3 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,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,有求实创新意识和精神,在动物生产领域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 |
|
3.4 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,包括健康的体魄、经受挫折和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。 |
四、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
主干学科:畜牧学
核心课程:动物营养学、动物遗传学、动物育种学、动物繁殖学、饲料学、牛生产学、猪生产学、家禽生产学、羊生产学。
主要实践教学环节:专业劳动教育、课程实验、教学实习 (见习)、毕业实习、毕业论文、课题组活动、社会实践、创新创业训练等。
五、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
基本学制4年,修业年限不超过6年;授予农学学士学位。
六、毕业条件
学生在修业年限期间,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环节,总学分达到160学分,其中通识教育课程50学分,专业教育课程110学分(包括专业必修课程63.5学分,多元方向培养课程21.5学分,集中实践环节25学分),毕业论文/设计成绩达到及格或以上;完成第二课堂课程项目体系8学分(其中2学分必修军事技能);达到《延边大学全日制本科学历外语标准》;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质健康标准。